面對是使用“階層”還是使用“階級”這兩個看似相同卻又完全不同的兩個詞,筆者幾乎糾結一天一夜來反復權衡利弊與得失。
相對于當前社會中幾乎銷聲匿跡的階級,以職業、收入、教育和社會地位進行劃分的社會分層更加溫和也更加細化。
畢竟在當下的社會情境中,如果一味使用階級這種以經濟利益為對立核心的社會根本性分化詞匯,不僅會讓人感受到過分尖銳,也更容易被人扣上一個鼓動社會對立的大帽子。
![]()
一般來說,幾乎可以被歸入歷史的階級,大多被用來強調在生產資料占有關系下的對立性與沖突性,比如舊時代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地主階級和佃農階級。
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當從上到下不再強調敵對只強調差異性后,便有了像中產階層、藍領階層、知識階層、精英階層這些以現代社會學為基礎,根據職業、收入、教育、聲望等指標進行分類的階層。
![]()
或許會有不少人認為相對于流動幾乎為零的階級,幾乎將對立完全弱化到無感的階層,是存在努力即可流動這種可能性的。
可在《四喜》這部所謂的當代都市劇中,我不僅看到了階層常常會提及的中產、藍領、知識、精英這些階層,更深刻體會到了什么叫階層固化,什么叫跨越階層難如登天,什么叫在看似柔和的階層面前,即便是活生生的人,也可以成為被物化后的工具。
![]()
相比起要被弟弟和父母不斷“啃噬”的許知夏,從小就被親生父母“拋棄”的沈明珠或許是幸運且幸福的。
與養父母生活了這么多年,或許是從來沒有經歷過大姐許知夏的萬分之一,沈明珠不僅在所有人面前表現出了超越大多數人的純潔,也為《四喜》這部劇樹立起了一個近乎圣女一般的形象。
![]()
相比起這個幾乎是在蜜罐里泡大的妹妹,被生活磨礪到完全沒有脾氣的許知夏,不僅圓滑還會時不時給人一種市儈的即視感。
或許像沈明珠這樣的家庭頂破天只能算是中產階層,或許像許知夏這樣的家庭最多也只能算是藍領階層,或許像胡剛這樣的老實人勉強能算是知識階層,或許像我們這樣的普羅大眾只能用“再富有的精英階層,也會有更多的痛苦與不堪折磨著他們”來自我解釋。
![]()
可現實真如我們所想的這般痛苦嗎?現實真如《四喜》中展現出來的這般不堪嗎?也許這一切只是緩和階層對立憑空虛構出來的也未可知。
也許像何麗華這種眼高于頂的精英階層婆婆只是一種藝術上的夸張,也許我們該用馮建奇并沒有因見義勇為犧牲導致馮家分崩離析來看待精英階層,因為這種類似于“天災”般的意外,大多數情況發生在精英階層之外的階層可能性更大。
![]()
是的,或許像馮家這種所謂的精英階層會因為子孫后代擇偶鬧到雞飛狗跳,可最終的結果無非是有錢的一方忍痛娶回灰姑娘而已,至于灰姑娘結婚之后的遭遇如何,只能看公公、婆婆或老公對自己有多久的新鮮感和耐心了。
如果沈明珠有一天人老珠黃青春不再,如果馮建奇有一天因為家庭瑣事不斷與海誓山盟的妻子發生口角,試問今天看起來因愛走到一起的跨階層婚姻還能走多遠?
![]()
在精英階層婆婆的眼中,無論自己的兒子與沈明珠這個未亡人有多恩愛,她都是為馮家延續香火的工具人,只要她能保住肚子中馮家唯一且真正的血脈,什么要求與條件都是可以忍受與接受的。
即便父親和母親都曾對女兒馮美奇說過“你是馮家最后的支柱”,可如果有一天沈明珠生下來的是個兒子,如果有一天沈明珠的兒子長大成人,今天的馮美奇真能憑借女兒這個身份繼續成為馮家的支柱嗎?
![]()
面對同姓氏、同血脈這樣的條件,都能讓精英階層出現家庭內部因為利益糾紛產生爭斗,更何況是像沈明珠這樣的外人與未亡人,更何況是像胡剛這種老實巴交的所謂知識階層。
別說是像何麗華這種將眼高于頂顯露于外的強勢婆婆,即便是看起來通情達理的公公馮志,細品他的話里行間也并沒有對這個未亡人兒媳婦有多么喜歡或認同,只是因為自己的兒子喜歡,只是因為她肚子里有懷有馮家的血脈與骨肉。
![]()
或許這就是階層帶來的桎梏,或許這就是為什么說階層幾乎是無法憑借努力跨越的。
曾經的許家,因為兒子入獄,因為兒媳婦大出血,因為家中經濟條件不允許,只能將龍鳳胎中的女孩送給沈家撫養,卻不會將能傳承許家血脈的男孩送給沈家撫養,可到頭來即便送走了一個女兒,沈家依舊因為兒子結婚所需要的婚房和彩禮一籌莫展。
![]()
相比起沈勝利替許大成交上大幾千塊錢的罰款卻不說不要,當馮家用俯視的態度看著許家時,如果何麗華知道沈明珠還有一個連沈家都不如的馮家血親,又會用怎樣的態度與眼光去看待馮家呢?
也許我們并不承認精英階層眼中,所有一切都是可以被“物化”的工具,但現實往往就是如此真實地啪啪打著我們的臉,因為在《四喜》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只是被物化成生育工具的沈明珠,也不僅僅只是被物化成頂梁柱的馮美奇,即便是在物化著別人的何麗華,又何嘗不是一件被物化的工具呢?
![]()
關于《四喜》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里,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希望您可以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絡。